凱發k8官網
【摘取 要】面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,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,為確保自身經濟利益,對某些產業實行戰略性貿易政策是適當的,也是不切實際的。本文以戰略性目標產業自由選擇標準為參考,對比分析我國汽車業,得出結論汽車業可以在政府的扶植下,實行戰略性貿易政策,增進該產業的發展。
【關鍵詞】戰略性貿易政策 汽車業 可行性 一、戰略性貿易政策詳述 1.“利潤移往”理論 主要觀點還包括:戰略性進口政策,即以關稅提取外國寡頭企業的壟斷利潤;戰略性出口政策,向在第三國市場上同外國競爭者展開競爭的國內企業獲取補貼,可以使本國企業的邊際成本減少、國際市場份額不斷擴大;以進口維護作為出口增進的政策,政府可以維護不具備規模經濟或研發帶給成本上升的產業,增進其在國內外市場銷量的不斷擴大而超過增進出口的結果。 2.“外部經濟”理論 外部經濟是指某些產業的經濟活動產生的收益不僅局限于本身,還可使外部其他的經濟單位獲益。
該理論指出,政府應該對能產生外部經濟的產業給與必要的維護和增進,使之需要很快構成國際競爭能力并造就涉及產業的發展。這些產業的特征主要還包括:研究開發成本占到產品總成本的比根本性、產品的市場需求收益彈性較小、與其他產業的關聯性強勁、不會產生顯著的外溢效應等。 二、戰略性目標產業的自由選擇標準 1.補貼后的目標產業所取得的總收益必需小于補貼的總成本。目標產業不應具備較好的成長性,需要不斷擴大規模,降低成本,具備動態規模經濟效應,這拒絕目標產業最少在一段時間內維持非常低的轉入壁壘,其市場結構必需是不幾乎競爭的。
2.被扶植產業不應具備較強的成本優勢,并具備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和“干中學”效應。如果該產業在生產上有大自然的成本優勢,如廉價的原材料或良好的地理位置,再行再加規模經濟等優勢,有可能淪為政府反對的目標產業。
3.目標產業面對著外國的白熱化競爭或不存在潛在的競爭者,補貼的結果可以造成競爭對手縮減生產,以使本國企業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。 4.被扶植產業不應具備較高的市場集中度。 5.不不存在與該產業爭奪戰資源的其他產業,或者雖不存在其他產業,但這些產業沒潛在優勢并需要發展。
被扶植產業的原材料、要素等不應是非常豐富且不易取得的。 三、戰略性貿易政策應用于中國汽車產業的理由 1.不存在規模經濟 汽車業是資金技術密集、大投放、大生產量的典型規模經濟行業。馬克西和西爾伯斯合的研究指出,對于生產一種車型的汽車裝配工廠而言,當年產量由1千輛減少到5萬輛、由5萬輛減少到10萬輛、由10萬輛減少到20萬輛、由20萬輛減少到40萬輛時,其單位生產成本分別上升40%, 15%, 10%, 5%,而當產量多達40萬輛以后,單位成本則完全仍然有顯著上升。
所以說道汽車業不存在顯著的規模報酬遞減。 2.與發達國家比起不存在成本優勢 我國勞動力成本具備顯著優勢,人均工資每小時為1-2美元,只有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的1/20至1/10,而工程技術人員的工資成本僅有為發達國家同類人員的幾十分之一。再加汽車上游產品如鋼鐵、機械、紡織、材料等行業的成本優勢,整車制造業的整體成本優勢則更加顯著。
3.產業集中度較高,不存在相當大的轉入障礙 我國汽車產業生產集中度較高,一汽、東風和上汽三大汽車企業占有意味著主導地位。由于必須大量的設備投資、生產設施與技術研發活動,轉入汽車產業的障礙較多,也減少了投資盈利的機會。
本文關鍵詞:凱發k8官網,凱發K8官網首頁登錄,kaifak8國際
本文來源:凱發k8官網-ic64.cn